亦友亦敵的”糖”
“糖’, 不, 應該統稱”醣”, 或者”碳水化合物” (Carbohydrates); 它包括了所有以糖為主原料的食品, 以及澱粉質的食物, 米, 米粉, 麵, 麵包, 還有根莖類食物, 地瓜, 薯類食物, 玉米等; 是身體必需的基礎營養素, 沒
有它, 我們軟弱無力, 奄奄一息, 會呈現腦死的狀態. 腦部的生存動能是糖—葡萄糖(Glucose, C6H12O6), 其他營養素的碳原子都太大了, 滲透不了腦部特別的過濾網---腦血屏障. 糖提供腦活動的能源, 也提供了腦下丘體, 和松果體, 用來穩定我們情緒的基本元素. 所以當我們吃糖時, 情緒是愉快的. 糖真的是我們的好朋友. 因此, 腦部對它不設限, 不像對待蛋白質和脂肪, 腦部裝設有一套監管系統, 叫做”生理自動回饋機能” (Biofeedback Mechanism), 嚴格控制我們攝取過多的蛋白質和脂肪.
也因此, 我們大多數都會在不知不覺的情況下, 每天吃了超額的”糖”, 通常都是在養生的名義下, 不食肉類, 而勤吃蔬菜水果; 尤其認為水果富含維生素,植物素, 酵素等,對健康, 對抗癌有益. 簡直是照三餐, 外加點心和宵夜, 都吃水果. 這樣拼命吃下來,
span> 身體的胰島素抗議了, 每天攝取過量的醣, 不僅三酸甘油脂持續累積, 攝取的果糖(Fruit sugar, 即左式糖 Leftose)完全轉化成低密度膽固醇, 儲藏在肝臟, 有些則在運載高密度膽固醇和三酸甘油脂途中, 被氧化而堆積在心血管壁, 造成心血管受傷, 或硬化; 這時血壓昇高了, 每天滿面紅光, 我們都還自以為變健康了. 殊不知, 不只血壓飆高而已, 連帶也變成高血糖一族. 因為胰島素累壞了, 不再也不能將醣輸送到接收醣的細胞,(一般就是肌肉細胞) 最後血液中帶醣的血紅素也變多, (HbA1C, 糖化血紅素, 正常值是4.5~6.0)糖尿病提前報到, 同時還兼有高血壓和高血脂. 這是吃糖太多, 化友為敵的情形.
|